微信扫一扫
中央红色医院旧址
中央红色医院旧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朱坊村,是苏区时期红军战士治病疗伤的地方,为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五六个一字排开的古老祠堂,见证着朱坊历史的沧桑。这些古朴的建筑至今都让朱姓人引以为傲,不仅因为他们是祖辈流传下来的“宝贝”,更因为这里曾经是中央红色医院所在地,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。
朱坊人当时对红军的支持,可谓是诚意十足。得知中央红色医院要驻扎在村里,很多村民纷纷腾出祠堂,甚至有些村民将自家的住屋都腾出来用作医院的办公场所,自己则寄宿在附近亲朋家里。
贤达公祠
贤达公祠当年住着儿童团,大概有四五十人的样子,他们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孩,平时的任务就是参加训练和护理伤员,做一些打下手的工作。
世敏宗祠
世敏宗祠是当年红色医院住院部所在地,虽然经过了80多年的风雨侵蚀,但住院部仍可探寻当年的一些足迹,偌大的祠堂被分割成很多小房间,每个房间大概10来个平方。当时的红色医院分为中西医科,设政治处和总务处,有员工200多人,成为中央苏区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和医学技术中心。
完素公祠
完素公祠是当时的实验室,很多医学实验都是在这里完成的。实验室是红军卫生学校的一部分,是比较秘密的地方,一般只有领导和医务人员可以进去,伤员和村民是不能随便入内的。
红军卫生学校
红军卫生学校驻扎在朱坊时,人数增加到四五百人,除军医科外,还开设了保健、药剂等专业和卫生员训练班。红军总卫生部决定将中央红色医院(苏维埃国家医院)作为学校的实验医院。红军军医学校从创办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时,先后共培养军医200多名,培养卫生长、卫生员、药剂师、护士等四五百人。
振裔太公祠
振裔太公祠是当年红色医院的门诊部,每天都要接待各类伤员,可以说是医院里人员出没最多的地方。那时候除了红军伤员可以在医院看病,一般的百姓也能在这里免费治病。
红色医院驻扎在朱坊时,王稼祥和瞿秋白等红军领导人曾经在这里治病养伤,毛泽东也曾亲临医院检查指导工作。当时的院长傅连暲无论是领导能力还是业务能力都非常高超,为此1933年4月26日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《红华中华》发表专题文章“红匾送给捐助巨产的傅院长”,称赞他是“苏区第一个模范”。 傅连暲以他的妙手医术保证了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、刘伯承、王树声、邵式平等大批中央领导、战士的健康,在军中有“红色华佗”的美誉。
1934年10月,中央红色医院随红军主力部队转移,开始了漫漫长征路。2006年,当地群众集资对红色医院旧址进行了部分修缮,200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捐资对旧址进行了系统维修,并在此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医药学子前来寻根问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