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赣州一男子在广州确诊!系境外输入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瑞金信息 / 要闻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赣州一男子在广州确诊!系境外输入!

转载 10012021/01/06 21:03:03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广州卫健委、赣州市卫生健康、赣南日报 作者:瑞金网 47547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“有一个赣州人确诊新冠了?”

刚刚
这个信息在赣州人朋友圈传开


经小编核实了解

据广州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

一名常住地为赣州市的

45岁男子在广州

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

系来自津巴布韦的境外输入病例

男,45岁,籍贯江西,常住江西省赣州市,工人。12月23日从津巴布韦出发,先后乘坐EK714、EK362航班于12月26日飞抵广州入境,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,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阴性。在集中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,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,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,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


2021年1月4日

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




2021年1月4日0时至24时,广州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。新增出院病例1例。

截至2021年1月4日24时,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43例、境外输入关联病例28例。累计出院549例,尚在院治疗22例。

截至2021年1月4日24时,累计报告境内确诊病例349例。累计出院348例,累计死亡1例。

2021年1月4日0时至24时,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。





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情况

新增境外输入病例1:


男,19岁,籍贯天津,常住天津市滨海新区,学生。12月31日从加拿大出发,先后乘坐WS711、CZ330航班于1月2日飞抵广州入境,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。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酸阳性,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,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,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


新增境外输入病例2:


男,45岁,籍贯江西,常住江西省赣州市,工人12月23日从津巴布韦出发,先后乘坐EK714、EK362航班于12月26日飞抵广州入境,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,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阴性。在集中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,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,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,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


新增境外输入病例3:


男,41岁,籍贯湖北,常住湖北省随州市,工人。12月28日从刚果金出发,先后乘坐KG586、KQ882航班于1月2日飞抵广州入境,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。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酸阳性,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,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,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


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:


男,37岁,籍贯山东,常住山东省聊城市,工程师。1月1日从肯尼亚乘坐KQ882航班于1月2日飞抵广州入境,海关采样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。反馈新冠病毒核酸酸阳性,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。

这里再次重申
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提示
请大家务必牢记
↓↓↓



元旦春节假期疫情防控健康提示


各县(市、区)、赣州经开区和蓉江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,市直(驻市)各单位:


当前,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。随着元旦、春节的来临,人的流动和聚集越来越频繁,食品货物需求量越来越多,新冠肺炎疫情从境外、省外,通过人口流动、冷链物流等渠道传入我市的风险日趋增大。


为确保市民群众度过欢乐、祥和、安宁的节日,特提出以下健康提示:


一是关注疫情减少人员流动。及时了解掌握国内疫情动态变化及各地确诊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。如非必要,节日期间不要前往高、中风险地区。鉴于国内外疫情现状,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赣,做到非必要不出境,建议市民朋友在赣过节。


二是倡导简约生活方式。少聚集,少外出,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,不宜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餐聚会。避免在密闭空间中聚会,活动尽可能简短。严格落实防控措施,做好个人防护,务必科学正确佩戴口罩,保持安全社交距离。


三是减少旅途风险提倡错峰出行。鼓励春运期间错峰离返赣,提前做好行程规划,准备充足的口罩、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物资。尽量选择空旷的郊外旅游方式,避开热门景点,实行预约、错峰出行。老人、有慢性病和孕产妇等特殊人群,不建议安排出行。


四是乘坐公共交通做好健康防护。配合铁路、民航、客运等交通部门健康检查,全程做好个人防护。候机、候车时,尽量在空气流通的空间等候,不在人多拥挤场所久留。


五是注意饮食安全卫生。尽量到正规餐馆就餐,选购冷链食品时,注意个人防护,做好外包装消毒,分类分区储存,做到生熟分开、煮熟蒸透。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,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。就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,实行分餐制,拒绝食用野味。


六是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。勤洗手,饭前饭后、便前便后以及触摸眼、口、鼻前要洗手,用肥皂或洗手液,流动水冲洗手。遵循咳嗽打喷嚏礼仪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,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,不随地吐痰。


七是做好自身健康监测。如出现发热、咳嗽、腹泻、乏力等症状,需佩戴一次性医用(外科)口罩,及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、接触史等情况,便于及时排查,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并做好个人防护。


2020年12月28日
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