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今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
也是脱贫攻坚
决战决胜之年和全面收官之年
经过多年接续奋斗
瑞金市19945户81400人成功脱贫
贫困发生率从14.3%降至2019年的0.17%
49个贫困村全部顺利退出
瑞金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完美答卷
2015年以来,我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,上下一心、尽锐出战,19945户81400人成功脱贫(剩余贫困户355户973人),贫困发生率从14.3%降至2019年的0.17%,49个贫困村全部顺利退出。脱贫退出后,我市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精神,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,一幅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脱贫攻坚新画卷在红都大地徐徐展开。
2020
瑞金脱贫攻坚答卷
党的建设“强保障”
01
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,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。
01
02
03
实施农村党员创业金融贷款贴息扶持政策,采取“党组织+合作社(产业协会、创业孵化基地)+贫困户”模式,重点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村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。
异地扶贫搬迁让一大批贫困户”住有所居“
产业扶贫“挑大梁”
02
“产业扶贫,选准是关键,带动群众致富是目标。”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道。富民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,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渠道。我市通过“选准一个产业、打造一个龙头、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、扶持一笔资金、培育一套服务体系”的产业扶贫“五个一”模式,鼓励引导贫困户直接发展产业,或通过土地资金入股链接到产业链上,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精准到户。
产业扶贫让一大批贫困户脱贫
目前,全市拥有赣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659家,家庭农场459家,形成了以蔬菜、脐橙、油茶、白莲主导产业以及烟叶、生猪、蛋鸭、肉牛、水产、蜂蜜等特色产业为引领发展的农业产业扶贫格局。同时,出台《瑞金市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方案》,完善光伏扶贫收益分配模式,链接1.12万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。
光伏产业让贫困户持续增收
特色养殖增强贫困户“造血”功能
乡村振兴“添活力”
03
“现在我们农村不比城市差,环境卫生搞好了住得很舒服。”家住九堡镇堑下村村民钟运桂自豪地说道。走进九堡镇堑下村,街道平整开阔,小吃街广场设施一应俱全,农家院落花草相伴,房前屋后干净整洁,一幅村净、景美、人和的幸福乡村画卷尽收眼底,而堑下村只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。
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,我市同时深入开展“扶志、扶智、扶德、扶勤”教育,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建设全覆盖。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、接续推进,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,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。
目前,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已挂牌210所,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。2019年,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管护到位,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,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5%以上。
消费扶贫“辟新路”
04
受疫情影响,全市有126户贫困户面临农产品滞销的困境,主要涉及蔬菜40户47819公斤,鸡鸭鹅67户48030羽。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,我市制定出台《瑞金市关于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》,明确全市各级各部门1.1亿元消费扶贫任务,工会组织拿出三分之一的经费600万元用于购买贫困户的农副产品,干部职工每人至少采购贫困户价值100元的农副产品。同时,组建瑞金市闪电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,通过“中国扶贫网832平台”线上销售、工会组织及干部职工线下销售、积极与上级企业开展对接活动等三种方式推进消费扶贫。
直播带货助力消费扶贫
目前,我市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鸭子3万多只、土鸡4千多只、蔬菜2万多斤,全市通过线上线下共销售滞销的家禽及各类蔬菜等农产品共计8600余万元。
每一组数字
都承载着贫困户的获得感
每一份成效
都蕴藏着扶贫干部
为贫困户铺就“致富路”的辛勤付出
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
既是过去全市努力的成果
又是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、新起点
让我们步履不停
矢志不渝
继续创造“十四五”新辉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