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“十三五”,瑞金生态画卷徐徐铺开
“无废”瑞金
未来更可期
“十三五”期间
瑞金被确定为
全国“无废城市”创建试点县市
生态立市画卷徐徐铺开
走出了一条“绿、强、美”新路子
↓↓↓
走进瑞金,举目远眺,绿满山川,白云浮动;环顾四周,城水相依,风景如画。我市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以全国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为机遇,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走出了“绿、强、美”并进的生态发展新路子。
生态环境优越的瑞金城
明路径,让生态“绿”起来
红色是立市之本,绿色是发展之源。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之初,市委政府强化顶层设计,明晰发展路径,聚焦建设重点,紧扣资源优势,确定了先行抓好红色旅游、工业和现代农业领域试点推进的工作思路。
叶坪华屋美如画
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谋划核心领域的重点项目,大力盘活资源,引导社会资本采取资本合作、土地入股、基础设施配套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,激活市场力量推动“无废城市”试点工作,目前全市已实施涉及红色旅游、有机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绿色生活等方面项目20余个,撬动社会资本10多亿元。
在项目推进中,我市高位推动,将“无废城市”重点项目建设列入全市六大攻坚战重点项目中进行调度,实行“领导挂帅、单位牵头、干部蹲点”的服务模式,形成了全市各部门齐心发力、同向支持、协同推进的建设场面。
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见效,我市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,“山坡披锦绣,水泽现自然”的生态画卷在红土地上渐次铺开。
九丰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
融业态,让产业“强”起来
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创建试点中惟一县级市,我市立足资源禀赋,对产业培育和转型进行深远的布局,将“无废”理念融入旅游、农业、工业等业态发展中,因地制宜实施“无废化”改造,提升经济发展的“绿色含量”。
瑞金工业园
依托“无废”理念促旅游。布局建设一批“无废景区”“无废宾馆”,构建“无废”红色旅游生态圈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2.8亿元,“无废化”改造两座废弃石灰石矿山,建成江西省首个大型红色实景实战演艺项目———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浴血瑞京景区,开辟了“无废红色旅游+矿山修复”的新路径。
浴血瑞京景区
依托“无废”理念优农业。引进建设台湾益地生物科技有机肥和上海杰仕柏蚯蚓养殖项目,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升级;改造提升本地企业客佳红酿酒项目,投入1.5亿元新增生产线,利用脐橙落树果发酵酿酒,年产脐橙酒2000吨以上;投资3390万元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,采用高温干法化制处理工艺生成生物柴油和有机肥,预计年底建成后可日处理病死畜禽10吨。
依托“无废”理念强工业。建成废铜再加工、废弃塑料木屑循环利用、废旧玻璃拉丝再生产、废石制建筑骨料、废纸回收利用、建筑垃圾余土综合利用等关联项目,推动工矿企业实施“无废化”改造,建设60万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、建筑骨料及机制砂综合利用、萤石精选尾砂综合利用项目,逐步形成废物利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模式。
谋福祉,让家园“美”起来
打造低碳、环保、节能的社会环境,事关民生福祉。我市将“无废”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中,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水平,有力推动了城市的绿色发展,让红都越来越宜居。
完善硬件设备,实施分类试点。全面改造城区垃圾中转站,投入环卫作业机械车、小型电动保洁车和分类垃圾桶,设立垃圾分类环保屋。同时,推动综合利用,2019年12月建成并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场,总投资2.6亿元,每天处理生活垃圾430吨,年上网发电量可达0.43亿度,建设智慧环卫调度中心,初步实现生活垃圾精细化、网格化、自动化管理。此外,将环境集中整治和引导群众共建相结合,以打造旅游景区的理念优化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采取“网格化”包干负责的推进方式,按照一条街道一条街道整治、一片一片提升的思路,部署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攻坚行动,在大力宣传“共建无废城市、共享美好生活”的基础上,积极解决群众身边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问题,清理整治12个乡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,回收利用烟叶等重点产业产生的废弃农膜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群众幸福感日益攀升。
环卫机械化作业
瑞金城市越来越生态
建设“无废城市”
共享美丽瑞金
为家乡打C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