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编者按:4月8日,我市7名援鄂医护人员全部平安凯旋。连日来,本报派出记者对他们进行专访。今起,本微信公众号开辟【抗疫群英谱】专栏, 用图文和视频的形式陆续报道7名援鄂医护人员的抗疫感人事迹,以及他们背后的成长故事,敬请关注。
世间最美好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。
“世间最美好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,回家的感觉真好!”日前,我市首批援鄂英雄、市人民医院护士曾璐谈起回到家的感受,高兴地说道。相比赴鄂出征时,曾璐消瘦了许多,眼神也由原来的坚定变成回家后的幸福和喜悦。
生活中的曾璐乐观开朗
曾璐是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,是我市首批援鄂医护人员之一。说起自己的援鄂经历,她说:“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为挽救生命而努力,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,我们感同身受,看到一个个病人病情好转、出院,我们又倍感欣慰。”
曾璐在武汉市第五医院ICU病房照料病患
1月26日,也是农历大年初二,曾璐接到市人民医院的征询电话,说医院需要派遣两名护士参与支援武汉抗疫,问她愿不愿意去。可能是出于医者的无畏和担当吧,曾璐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。当天晚上,曾璐对丈夫一番叮嘱后踏上了奔赴武汉的路。
曾璐细心照顾病患
1月28日,曾璐到达武汉,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,她被分派到武汉市第五医院的ICU病房。在那里,曾璐一干就是50多天。
离开武汉前,曾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
在武汉期间,曾璐基本没有休息日,天天都得上班,上班时间点也都不一样,所以很难准点吃饭,经常只能用泡面对付。每次上班4到6个小时,这期间不能上厕所,因为脱下防护服会增加感染风险。每天,曾璐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忙碌在患者的病床前,因为穿着严实,她的耳朵被磨破了口子,鼻子被压出了印疮,脸颊被压出了深深的勒痕,一层又一层的口罩让她难以呼吸,长时间的包裹让她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。每天从隔离区出来后,她还要被喷很多次酒精,用56度的水洗浴30分钟,用酒精棉签把耳朵鼻子清理一遍,所有的衣服都要用开水烫,用含氯制剂浸泡,房间也要用酒精喷洒,地面要用84消毒液拖刷。他们就这样天天在弥漫着消毒水的空气中吃饭、睡觉。
只要能挽救生命,一切都值得!
“最开心的莫过于看到病人病情好转,只要能挽救生命,我们的所有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曾璐介绍说,作为一名医务人员,最开心的就是看到病人好转出院,挽救一名患者,就是挽救一个家庭。她说,她曾护理过的一个老爷爷,刚转进科里时,戴着无创呼吸机。他很害怕,不肯吃饭,不配合治疗。曾璐就握住大爷的手,告诉他这个病不可怕,只要配合治疗,就能早点回家,鼓励他要有信心。渐渐地,老大爷平静下来,最后说了一句“对,我女儿还在家等我呢,谢谢你们”。
曾璐在瑞金举行的欢迎援鄂英雄凯旋仪式上发言
曾璐说,这一趟“出征”,让她无憾,因为她不辱使命,圆满地完成援鄂任务。但她感到愧疚,因为她没能陪在家人身边,特别是她的女儿,这50多天来几乎每天都会哭。每次和女儿视频,女儿总是要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,每次说着说着就流起泪来,让她感觉很心疼。
援鄂期间, 曾璐与家人视频聊天
有机会要带女儿去参观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。
“都过去了,武汉又春暖花开了,将来有机会我要带着全家去武汉旅游,逛逛千古名楼黄鹤楼,看看武汉大学的樱花,最重要的是,要带着女儿参观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。”曾璐说。
每一位恪尽职守的人
都是一颗颗钻石
在自己的岗位上熠熠生辉
向曾璐致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