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近日
110个“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”最佳案例名单揭晓
赣州两个案例成功入选!
分别是
“通过建立扶贫车间实现就业脱贫——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车田村脱贫车间案例”和“通过电商扶贫带动区域发展——江西省瑞金市廖奶奶咸鸭蛋案例”
下面
一起来看看赣州市入选的两个案例的具体情况
“通过建立扶贫车间实现就业脱贫——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车田村脱贫车间案例”
龙南县杨村镇距离龙南县城55公里,是龙南县人口最多,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。2017年9月,龙南县就业局率先在杨村镇车田村办起包村就业脱贫车间,采取“村委会+扶贫车间+贫困户”的模式,由村委会主体运作,带动贫困户就业。将技能要求不高的工序放到车间里,鼓励劳动创造,引导贫困人员自力更生,就业脱贫,不仅让他们有尊严的拿到一份工资,也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实现一人就业、脱贫一户。政府还为每一个吸纳在包村就业脱贫车间就业的贫困人员每月补贴300元,其中150元直接补贴给贫困户,150元补贴给包村就业脱贫车间,用于包村就业脱贫车间的运作。
自车田村包村脱贫车间建立以来,大量贫困居民在此实现了脱贫致富。目前,车田村包村脱贫车间鞋套月出货量达50万只,扎发橡皮30万只,插花和饰品6000件,车间工人每人每月均收入103.82美元(700元)以上。车间稳定运行下去,每年还可为村级集体增加年收入8898.64美元(6万元)以上。车田村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,除5户因病、因残、年纪过大等无劳动力人员外,剩余72户贫困户均发展了产业或参与了就业,占贫困户数比93.5%,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“双脱贫”。
“通过电商扶贫带动区域发展——江西省瑞金市廖奶奶咸鸭蛋案例”
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2月。合作社是顺应当下互联网+潮流、紧密联系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注册成立的,采取“合作社+电商+贫困户”的产业化经营模式,使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;实施统一品牌、统一品种、统一方法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收购、统一销售“六统一”原则,由合作社无偿向社员和贫困户提供鸭苗,农户按照要求饲养、产蛋,合作社再定价回收,并制成咸鸭蛋,通过邮乐购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,打造了前店后村的村镇化产业发展模式。
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吸收了社员32户,其中贫困户28户,目前已有30余户贫困户加入。这些“合伙人”既可以通过养鸭为合作社供给生鸭蛋增收,也可以在合作社打零工赚钱,有的还能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获得一定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