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改天换地!瑞金一村庄上演“变形记”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瑞金信息 / 要闻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改天换地!瑞金一村庄上演“变形记”!

转载 瑞金网-刘2020/11/09 08:25:29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客家新闻网 作者:瑞金网 487493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

原标题:华屋处处皆“华屋”!看“红军村”旧貌换新颜!


在瑞金

有这样一个村庄

全村119户家庭都是苏区干部

和红军烈属后代

这个村庄就是华屋

是远近闻名的“红军村”

瑞金“红军村”华屋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


  这里位于江西省瑞金市,因整个村庄姓华,故称华屋。苏区时期,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,全村共有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。如今有500余人在这里居住,他们都是烈士的后代。

瑞金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红军烈士纪念亭前,讲解员为游客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。


改天换地,华屋处处皆“华屋”!


昨 天 

VS

 今 天

image.png

改造前、改造后的华屋村


走进华屋,一条水泥路把村子分成两边,一边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新楼,另一边是村里特意留着的一间间斑驳开裂的土坯房, 村前则是一片绿油油的蔬果大棚。但是四十年前的华屋村,却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
image.png

华屋村40年前的村前小桥→改造后的石桥

image.png

改造前的华屋村→如今的华屋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( 新华社记者万象摄)

image.png

  华屋村的新楼(后)和以前的土坯房(前)一路之隔,这是特意保留下来的,从土坯房到小洋楼,住房的变迁是华屋村巨变和村民幸福生活最直接、有力的见证。


  2012年以前,村里都还找不到电视机、电冰箱等电器,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外出务工,留村的只有老人、妇女和孩子,靠种地或吃低保为生,家家住的是土坯房,睡的是木板床,用的是土灶台,整个村庄都非常贫困,村里119户462人,就有五保户、低保户等各类贫困人员59户212人。


2012年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出台后,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,华屋村开始了新华屋建设搬迁工程。

2013年3月

华屋危旧土坯房理事会成立并组织拆除旧房

2013年5月底

华屋土坯房改造点新址地基开挖

2014年2月

华屋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动工

2014年9月底

新建66套房屋主体完工并完成外部装修

2014年10月

华屋危旧土坯房理事会组织村民喜分新房

2015年初

华屋所有的改造户集体搬进了新家

2016年

华屋整村实现脱贫摘帽

2018年7月

华屋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


上图为华屋村村民华东林和妻子在住过的土坯房前留影;

下图为两人在新房门前留影。



上图为华屋村村民华水林(左)和女儿在住过的土坯房前留影;

下图为两人在新房大门前留影。



image.png

改造后的华屋村(新华社记者万象摄)


  一边,66套客家小楼,白墙黛瓦,村民广场点缀其中,新屋映衬青山绿树,一派静谧祥和。

另一边,残存的7套老屋土坯泥墙,逼仄狭窄。

有村民建议拆掉旁边老屋,好发展产业。村里开户主会商议提出:“住了无数代人的老屋,如今换成新房,要留着几套,让后代‘听党话、感党恩’。”


游客在瑞金华屋村村史馆内参观


  在华屋村史馆里,有一条醒目的华屋大事记时间轴,上面一笔笔记着近些年发生的“大事”:

● 2015年7月24日,红军村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。

● 2016年3月10日,首批客人入住华屋农家旅馆。

● 2019年,成为“红色文化教育村”、“脱贫攻坚示范村”、“苏区振兴样板村”,共接待各地党员干部培训300多批2.5万人次。


在宣布脱贫当天,村民华辉平贴上一副对联:昔日破旧土坯房,如今新屋亮堂堂,铭谢党的政策好,百姓心安喜洋洋。


江西瑞金华屋村居民华辉平在自家房前留影 


这一副对联

铭记着百姓对好政策的感激

深情话语

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


新的梦想:踏上发展新征程

 落日余晖下的华屋一隅


听一段红色故事

品一桌客家菜肴

住一晚山村民宿

成为华屋村的旅游攻略


瑞金市把华屋红色乡村旅游纳入了全市旅游整体营销,利用重要节假日策划开展系列文化旅游活动,做旺红色乡村旅游人气。

人口不到500人的华屋小组,举办了“首届乡村旅游节”和“元宵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节”,吸引了游客近20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,带动了周边1000多人脱贫。


夜幕降临,一弯新月爬上树梢。村口,喇叭响起激昂的音乐,来体验红色文化的游客们跟着节奏跳起舞蹈。


华屋夜景


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华屋

“电商+大棚蔬菜”

正成为农民新支柱产业

公路旁

一排排蔬菜、水果大棚

鳞次栉比,格外醒目

航拍华屋村新貌,新楼、土坯房和蔬果大棚

51岁的华水林在他承包的8亩菜棚中检查豆角的生长情况。


村民华东林(左)在蔬果大棚前挑选刚刚收获的火龙果。


华屋村果蔬基地总共300余亩,华小英承包了40余亩,因为她的泡菜原料的产地就在这里。

今年54岁的华小英,2016年开办泡菜工坊,只花了短短四年,把小小的泡菜从农家乐饭桌上的配菜,做到知名热销品牌“华嬷嬷泡菜”,并且实现年营业额突破100万,登上了央视《生财有道》栏目

黄沙村华屋村民“华嬷嬷”泡菜创始人华小英在她的泡菜坊直播带货。


瑞金市大力发展红色品牌农业,对华屋传统养蜂产业进行包装,注册“17棵松”蜂蜜成立了养蜂合作社,带动村民一年养蜂300余箱。通过“农家书屋+电商和农村e邮”文化扶贫工程,迅速成为网上畅销产品;利用“红军村”的影响力,发展观光农业,山上种植油茶、脐橙,田里种植大棚果蔬,打造了初具规模的观光农业示范园。

华屋电商服务站


住进新房的华屋村民们,正大力发展蔬果种植和红色旅游产业,外出打工的青年人也陆续回村,加入种植合作社和乡村旅游公司,积极创业实现致富奔小康。

华屋村内的照片墙

image.png

孩子在叶坪华屋体育健身中心快乐地玩耍


如今的华屋

处处是干净整洁的房屋

欢声笑语在乡间悠扬环绕

生活在这里的村民

幸福指数正逐步提升

美好的未来向着他们徐徐展开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