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70年,瑞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800公里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瑞金信息 / 要闻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70年,瑞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800公里!

转载 瑞金网-刘2019/09/05 08:36:50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瑞金报 作者:瑞金网 499456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

要想富、先修路

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

离不开交通的有力支撑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 

我市的公路经历了巨大变迁

70年,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800公里

先来看一组前后数据对比

image.png

image.png

    “从解放初期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,瑞金的公路全部都是烂泥路或者砂石路。”作为一名见证和亲历了瑞金公路变迁的老公路人,瑞金公路分局干部刘爱春向记者讲述了瑞金公路发展历程。

昔日的红都大道(资料图)

    刘爱春告诉记者,上世纪70年代以前,瑞金没有硬化的道路,基本上都是烂泥路,好一点的国省道就是砂石路。这些道路的通行状况非常差,人们出行非常不方便。他举例说,从瑞金去广昌,短短的140多公里路程,需要在石城停宿一个晚上,第二天才能到。

    刘爱春说,出行慢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砂石路面上出行,灰尘特别大,“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”就是最真实的写照,很多旅客坐车不得不随身携带口罩、毛巾等。尽管在车里,但坐一趟车下来,随手一拍就是一地灰尘。

02
沥青路让出行更便利

    “沥青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状况。”刘爱春介绍说,在上世纪80年代初,也就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,我市建成了第一条沥青路,就是现在的瑞金三中到黄柏乡瑞律村观音桥路段,全程不足5公里,却开启了我市公路的新时代。从那时起,我市不断加大公路建设投入,新建、改建、扩建了一大批公路,到1993年底,我市境内的省养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路面黑色化。

日黄公路 本报记者周建云摄

    “沥青路不但行走方便,还很环保。”刘爱春说,沥青路面方便车辆通行,不会像砂石烂泥路面那样坑坑洼洼,维护起来也很方便,更重要的是,沥青路没有灰尘,降低了噪音,为此,在沥青路刚出现不久后就得到了快速推广。

     沥青路之后,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,我市修建了第一条水泥路,就是现在的红都大道。从那时候开始,我市的公路就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。

03
公路事业迅猛发展

    “‘要想富、先修路’这个观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逐步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。”刘爱春介绍说,1988年,《赣南日报》刊登了一篇调查报告《救救赣南公路》,文章深刻剖析了赣南公路的现状,科学分析了赣南公路的出路,提倡要大力修建公路,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对建设公路的态度和看法。

红军大道  本报记者周建云摄

   刘爱春介绍说,从那时起,全市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。“贷款修路、收费还贷、公路还本、政府贴息”的公路建设模式全面推开,整个赣南掀起了一股公路建设新高潮。从1994年开始,瑞金先后实行了323国道二级公路改建、319国道昌厦一级公路、206国道二级战备公路新建等一批公路项目,到本世纪初期,蓉、济广高速相继建成通车,一张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初步形成,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、更加便利,为我市融入闽东南,对接一带一路、粤港澳等国家政策以及发展地方经济构筑起强劲支撑。

 为瑞金公路快速发展打Call吧
希望瑞金人民的致富路越来越宽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