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瑞金市九旬老人邹光波!你出名了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瑞金信息 / 要闻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瑞金市九旬老人邹光波!你出名了!

转载 10032025/02/04 14:45:34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赣南日报、客家新闻网 作者:瑞金网运营中心 648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

“小冬,我家菜地里萝卜、白菜、蒜苗都有,想吃就去拔,别客气。”“小英,中午家里添客了,这是我家晒的香肠,拿回去炒一盘待客,尝尝味道好不好。”……春节将至,看到长年在外务工的邻居返家,瑞金市武阳镇龙门村的91岁老人邹光波总会如此热情地招呼着他们。


  虽已耄耋,但邹光波身体硬朗、心态乐观,种脐橙、种蔬菜、种水稻……各种农活样样拿手,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命不息,劳作不止。

邹光波在脐橙园里忙碌。
  花甲创业不服老

  邹光波是红军烈士后代,其父亲邹新如于1935年掩护部队突围时壮烈牺牲。父亲牺牲5个月后,他才出生。母亲在他3岁时改嫁,他只得跟着叔叔生活,11岁不到便外出做长工谋生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邹光波分到了田地,娶了媳妇,后被推荐入党,成了一名共产党员,四个儿女相继出生,一家六口其乐融融。

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赣州提出“在山上再造一个新赣南”“兴果富民”,号召干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头种植脐橙。身为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的邹光波也想种脐橙,不曾想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。不久,妻子廖桂发突发脑溢血,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,但瘫痪在床,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。照顾妻子成为邹光波的首要任务,种植脐橙的想法只好搁浅。

  转眼到了2000年,子女相继成家立业,家里建起了新房,老伴身体日渐好转,邹光波的心思又活络起来。但此时66岁的年龄却成为他最大的问题,脐橙前期投入时间长,第四年才能结果,到脐橙结果时他已经70岁了。

  “这么大年纪再折腾,怕吃不消吧!”“老邹,你子孙满堂,何必还这么拼。”面对亲友的劝阻,邹光波这次打定了主意,拿出多年的积蓄选山林、买树苗,种下了心心念念已久的脐橙树。

  先锋示范做引领

  见老父亲对发展果业如此执着,子女们也从反对到全力支持。在家人的协助下,邹光波果园面积逐年增大,如今脐橙面积达160多亩,成为武阳镇的脐橙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。在邹光波等党员示范引领下,武阳镇脐橙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,成为瑞金市脐橙种植第一大镇。

  “邹叔种植脐橙有20多年了,是瑞金脐橙产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。”武阳镇果茶站站长梁小流说。

  党员亮身份,服务当先锋。1960年至2018年,邹光波担任村民小组组长期间,没有拿过公家一分钱工资,但对组里的桩桩件件都很上心。

  “老邹叔做事认真负责,还乐于助人,不愧是一名共产党员。”村民邹新山评价道。

  “村里的路面有坑洼,他会主动修补填平;灌溉水渠茅草多了,他会主动清理;家里种的蔬菜,他会招呼邻居拔着吃……”武阳镇龙门村党支部书记刘木连说,邹光波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为村里做了许多实事、好事。

  面对他人夸奖,邹光波却说:“这些都是小事,只要身体吃得消就去帮一帮,还能锻炼身体。”

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邹光波用言行为儿孙们做出了榜样,孙辈们也很争气,他们中有3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。“孩子们都以公公为榜样,都说做事就要做好,要争当优秀。”邹光波的二儿媳林有美说。

  夫妻相爱共携手

  看着邹光波与老伴有说有笑地同做家务,记者好奇地问起了他们的婚恋史。

  “我们是生产队长做的媒,两人一见面就好上了,1958年结的婚。那时我家穷得叮当响,她不嫌我穷嫁给我,跟着我可吃了不少苦头。”听邹光波这么说,廖桂发不乐意了:“老头子,你可别这么说,嫁给你是我的福气。我中风睡在床上那些年,是你不离不弃。要不是有你照顾,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。”

  “公公婆婆的感情确实好,我嫁到邹家,从没看过他们红脸,听过他们吵嘴,说他们是模范夫妻毫不为过。”林有美告诉记者,婆婆中风瘫痪在床,日常起居和家庭康复都靠公公。一家人曾商量着如何轮班替公公照顾婆婆,却被邹光波谢绝了。

  在邹光波的细心照料下,廖桂发日渐康复。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,儿子们陆续选择回到家乡,帮着打理果园、照料双亲。有了子女的关爱,现年88岁的廖桂发心情舒畅,身体恢复得很好,不仅生活能够自理,还经常和邹光波一起下地种菜、拔草。

  采访结束,邹光波挽着廖桂发的手臂,两人执意要送记者到村口。临别时,邹光波请记者来年脐橙采摘时再来,品尝他劳动果实的甘甜。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